鹞鹰(国家重点保护的鹰科动物)
编辑:Simone
2025-05-05 07:07:05
586 阅读
鹞鹰是鹰形目鹰科鹰属鸟类,别名苍鹰、牙鹰、黄鹰、元鹰。 前额、头顶至后颈暗苍灰色,后颈露出部分羽基部白色,呈竖细纹状;眼上具白色眉纹,耳羽黑色;背至尾上覆羽为灰色,肩部及尾上覆羽杂有不规则白色横斑;颏、喉部灰白杂以黑褐色纵纹,胸腹至胁部、腿覆羽为污白色,具黑褐色横斑及羽干纹;虹膜金黄色;上喙黑色,基部铅白色,喙缘具弧状垂,蜡膜黄绿色;跗跖被盾状鳞,脚黄绿色,爪黑色。
鹞鹰分布于北美、欧亚、北非等广大地区。 在中国神农架、宜昌、恩施、十堰、咸宁、武汉、荆州和荆门等地均可见其身影。主要栖息于疏林、林缘和灌丛地带,次生林中也较常见;也见于平原和丘陵地带的疏林和小块林内。 一般单独活动,飞行较快且灵活。食物主要以啮齿类、中小型鸟类等为主。 繁殖期为每年4—6月,常筑巢于林中僻静处较高的乔木上。每窝产卵3—4枚,卵孵化期为30—33天。
鹞鹰对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为民间驯鹰的主要对象。 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想要了解更多“鹞鹰(国家重点保护的鹰科动物)”的信息,请点击:鹞鹰(国家重点保护的鹰科动物)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life/381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