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婆三面像
编辑:Simone
2025-04-25 22:57:23
551 阅读
大约在中世纪时期,印度的婆罗门教被演化为印度教,也称新婆罗门教。它是4世纪前后吸收了佛教与耆那教等教义后产生的新教之一。此教崇拜的主神是湿婆。所谓湿婆(梵文Siva)意即毁灭、苦行和舞蹈三神的合一。神给人以恐怖感,但教义说它除有毁灭之功外,还有创造职能。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八种化身。可与宇宙合一。对它来说,毁灭和再生是相生的,故往往还有男性生殖器林伽作为它的能力的象征。其形象常常被描绘成有五个头,三只眼,四只手,手中分别拿着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穿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装饰。
象岛在马拉他地区,统治这一地区的中世纪王朝遮卢迦(Chalukyas,550-757年)和罗什多罗拘多(Sashtrakuta,757-973年)这两个王朝,在其执政年代建造了许多寺庙与石窟寺。这些寺庙因地区不同而存在特点上的差异,从而形成建筑、雕刻与绘画方面的各种流派。象岛的雕刻艺术则属于遮卢迦与罗什多罗拘多式,内中不乏精美的雕刻品留存。这里欣赏的湿婆三面像,堪称是象岛雕刻中最杰出的巨型雕刻品之一。
想要了解更多“湿婆三面像”的信息,请点击:湿婆三面像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life/36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