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编辑:Simone 2025-02-03 15:28:20 639 阅读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山西省长子县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上党八音会是山西省长子县一带流传的一种民间器乐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在宋代获得较大发展,繁盛于明清。上党民间的八音会班社主要使用鼓、锣、镲、笙、笛、哨、管、胡八种乐器,以此而得名。它主要用于迎神赛社、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在长期的发展与形成过程中,融汇宫廷大曲、戏曲音乐、民歌、小曲等多种音乐的精华,形成了平易大气、热烈奔放的艺术特色。

2008年6月7日,山西省长子县申报的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37。

想要了解更多“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的信息,请点击: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life/2547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