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头舞龙灯
编辑:Simone
2025-05-13 05:43:45
535 阅读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头舞龙灯历史悠久。高头5个村上万人口,大部分是同宗共祖的江姓人。每年祖祠闹元宵,最有特色的是舞龙灯,俗称“迎龙”。全乡三十多个较大的自然村,每村都不肯屈居人后,都要制作一条至两条引以为豪的龙灯,到祖祠参拜,表演各种舞技,以增加祖祠元宵的热烈气氛。汉文化中龙是吉祥的象征,客家话中“灯”与“丁”同音,又素有“闹丁闹财”之说,因此,高头乡江姓人每当元宵节临近,都要大张旗鼓地张罗舞龙灯事宜。如今,它已成为一个高雅的民俗活动而延续下来。
龙灯一般用竹、木、纸、布等材料制成,龙身节数为单数,有9节、11节、13节不等。高头的龙灯多为9节,外加一颗篮球般大小的戏龙彩珠。龙灯用竹篾扎成“骨架”,覆以棉弹纸,再用红绿颜色画上龙鳞等。为便于龙灯舞起来上下左右灵活摆动,节与节之间要隔开约1.6米的距离。一个个贴满彩色纸条的篾环串接后,再和前后两个龙灯的“节”相连。节内一般点上两支红烛,如今代之以灯泡。龙头的两角间挂一条红绸子,下巴则贴着密密麻麻的彩色细长纸条,是为龙须。
想要了解更多“高头舞龙灯”的信息,请点击:高头舞龙灯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9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