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2010 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2010年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水域中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该年为西北太平洋有记录以来台风活动最弱的年份之一,受厄尔尼诺衰退与拉尼娜发展等因素影响,2010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极端偏弱 ,台风生成数量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少之一,台风生成源地整体显著偏西近岸 ,但登陆中国比例为有记录以来最高且个别极端强度突出 。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首个热带气旋热带低压01W于2010年1月18日生成,首个命名台风台风奥麦斯于3月24日生成;末个命名台风台风暹芭于10月31日消散,末个热带气旋热带低压欧米伽于12月20日移出西北太平洋。全年共有14个热带气旋获得国际命名,为中央气象台有记录以来历史最少之一 ;但其中登陆中国数量达7个,比例为有记录以来最高;全年所有命名台风皆生成活跃于东经150度以西;末台消散为有记录以来历史最早,11~12月再无命名台风生成 ;其中中央气象台认定的最强风暴为台风鲇鱼,最大风速达到其认定的72米/秒 ,为该年近20年同期西北太平洋生成的最强台风 。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期间西北太平洋周边国家地区的台风灾害整体较常年偏轻,但部分国家地区所受台风影响仍较为严重。其中台风凡亚比等对中国造成严重灾害,台风圆规对朝鲜半岛造成严重灾害,台风鲇鱼对菲律宾造成严重灾害 。尽管该年全年台风活动极端低迷,但中国的台风影响仍较明显突出,其中福建省登陆台风数量多达5个,居历史前列 。
想要了解更多“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信息,请点击: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8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