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黄裳(南宋官员、制图学家)

编辑:Simone 2025-05-03 04:43:38 542 阅读

黄裳(南宋官员、制图学家)

黄裳(1146-1194年/1190年),字文叔,号兼山,四川隆庆府普城人(今广元市剑阁县)。南宋官员、制图学家。

黄裳在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登进士第,授阆州新井县(今南部县西北部)县尉,因父亲病重,他未赴任,后调巴州(今巴中市巴州区)通江县尉,因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期未满而未赴任,在家潜心研究经传。乾道九年(1173年),“利州路总领李蘩闻其名,召黄裳到汉中协助催饷。”当时蜀中饷师,名为“和籴”,实为强取,民不得一钱。汉中饥荒严重,民不聊生,怨声载道。黄裳遂赋《汉中行》奉劝,打动了仓部郎中李蘩。李蘩力奏罢籴,百姓欢悦。黄裳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

绍熙五年(1194年)七月,宁宗即位,拜黄裳为礼部尚书兼侍讲。这时,他已经病得不能入朝劝谏,就躺在床上写书面奏章。临终前不久,他还送给宁宗三句话:“笃于孝爱,勤于学问,薄于嗜好。”死时还口占遗表而卒。终年四十九岁。死后赠资政殿学士。嘉定六年(1213年),谥封“文忠”。

黄裳精通天文、地理和制图学,他绘成的《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想要了解更多“黄裳(南宋官员、制图学家)”的信息,请点击:黄裳(南宋官员、制图学家)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7881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