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第一定律
编辑:Simone
2025-04-30 10:58:29
515 阅读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一定律是由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提出的,他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发现了第三条定律。在此定律以前,人们认为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完美的圆形”。在天文学与物理学上,开普勒的定律给予亚里士多德派与托勒密派极大的挑战。开普勒主张地球是不断地移动的;行星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行星公转的速度不等恒。这些论点,大大地动摇了当时的天文学与物理学。
经过几乎一个世纪的研究,物理学家终于能够运用物理理论解释原理。牛顿应用他的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在数学上严格地证明了开普勒定律,也让人了解了其中的物理意义。因此,开普勒的三条行星运动定律改变了整个天文学,彻底摧毁了托勒密复杂的宇宙体系,完善并简化了哥白尼的日心说,他因此成为十七世纪科学革命的关键人物。
想要了解更多“开普勒第一定律”的信息,请点击:开普勒第一定律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74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