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性别暴力
校园性别暴力,亦称基于性别的校园暴力(School-Related Gender-Based Violence,SRGBV) ,是指基于性、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刻板印象和角色规范期望而引起的,发生在学校及周边的,针对儿童的身体、心理和性的暴力 。性别暴力的受害者可能是女性、男性、跨性别的青少年或那些最为脆弱和边缘的群体 。校园性别暴力包括性骚扰、性虐待、体罚和欺凌等常见形式,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缺勤率上升、学业表现不佳、辍学、自尊心下降、抑郁和性传播感染等情况 。校园性别暴力会对学生的学业表现、社会发展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造成不良影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修正)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都对校园性别暴力相关行为的处罚作出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规定了学校在预防性侵害和性骚扰等校园暴力行为校园性别暴力方面对未成年人负有的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从预防的角度,禁止未成年人参与可能涉及校园性别暴力的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 。《儿童权利公约》提出要保护儿童在任何照管人的照料下不致受到性侵害等身心摧残 。
预防校园性别暴力的教育体现在大中小学的公共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健康教育中。校园性别暴力也是全面性教育中的内容之一。学习者不仅需要培养与校园性别暴力相关的权利意识,了解造成校园性别暴力的不良社会和性别规范,还需要了解当自己或他人面临风险或遭受暴力时如何寻求帮助 。
想要了解更多“校园性别暴力”的信息,请点击:校园性别暴力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53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