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蒿
编辑:Simone
2025-04-04 10:15:28
571 阅读
米蒿(学名:Artemisia dalai-lamae Krasch.)是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根状茎粗短,有少数营养枝。茎多数,直立,常成丛,略成四方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多数,密集,近肉质;茎下部与中部叶卵形或宽卵形。头状花序半球形或卵球形,在茎或茎的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或为复穗状花序,而在茎上再组成狭窄的圆锥花序;雌花1-3朵,花冠狭圆锥状或狭管状;两性花8-20朵,花冠管状,背面有腺点。瘦果小,倒卵形。花果期7-9月。
分布于中国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生于海拔1800-3200米地区的砾质干山坡、干草原、半荒漠草原、盐碱地、干河谷、洪积扇及河漫滩等地区,也见于河边沙地上。
米蒿因与适口性较好的禾草、灌丛、杂类草组成群落,具有较高的放牧利用价值,尤其利于山、绵羊的放牧。该草鲜时气味较重,适口性较差,但霜后气味大减,羊和骆驼更加喜食。
想要了解更多“米蒿”的信息,请点击:米蒿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37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