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编辑:Simone 2025-03-27 10:19:17 565 阅读

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传统历书规定:“夏至三庚便数伏”,意思是说,“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入伏了。这里的“庚日”是指古代的“干支纪日法”中带有“庚”字头的那一天。“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 伏天的长短主要在中伏的差别上。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初伏)出现的时间不同,所以导致中伏的天数也不相同。中伏时间有长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有20天。于是就有了有些年份的伏天是30天,有些年份是40天,两种情况。

三伏天,中国南方和北方有着显著区别。其中北方夏季暴雨增多,空气湿度大;南方则以“干热天气”为主。 物候现象有:鹰始鸷、腐草为萤、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等。 三伏天也有很多习俗:赠送养生药、做灯笼、 修船等。 此外,三伏天,人们还有吃饺子、二伏面、羊肉等的习俗。 古代诗文中也可看到对三伏天的描述,如皮日休的《游栖霞寺》、陆游的《感昔》、杨万里的《夏夜追凉》以及苏葵的《苦热》等。

想要了解更多“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的信息,请点击: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2572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