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战国古隧道)
编辑:Simone
2025-03-22 13:34:22
553 阅读
石门位于今汉中市北17公里处,褒斜道南端段,又称“小石门”。现淹没于褒河水库中。石门大约是战国时期,为修褒斜栈道而凿的,后经历代修凿,方告开通。古褒斜栈道南出褒谷为七盘山(又称鸡头关)所阻,行旅苦于攀援绕道。东汉永平四年(61),汉明帝刘庄下诏,在七盘山下阻碍栈道之地开凿穿山硐,汉中郡太守鄐君奉诏承办。石硐呈南北向,走向与褒谷河道平行,底部高度与栈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总长15.75米,宽4.15米,高3.6米。门洞长13.6米,宽4.2米,南口高3.45米,北口高3.75米。当时无隧道之名,以石门喻之,就叫栈道石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称:“褒水又东南历小门,门穿山通道六丈余”。小石门即指此。它是用我国古代原始攻凿山石的办法“火烧水激”凿成的,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隧道,是研究我国古代交通史的宝贵资料。
想要了解更多“石门(战国古隧道)”的信息,请点击:石门(战国古隧道)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318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