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

编辑:Simone 2025-03-09 11:22:39 539 阅读

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

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流行于浙江省嘉兴市的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嘉兴端午习俗萌茅于南宋时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民国以来遗风尚存,新中国成立以后再次盛行。特别是近年来,一年一度的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将端午民俗文化活动作为固定项目在端午节期间举办,使这一项民间习俗得以恢复、传承和弘扬。主要活动有:规模盛大的伍子胥祭祀;在南湖上举行龙舟竞渡和摇快船竞技;除民间裹粽子外,还有挂菖蒲艾叶、燃熏苍术白芷、佩香袋、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雄黄酒)、吃“五白”(白干、白鳌、白菜、白切肉、白斩鸡)、吃煨蛋等民间习俗。

2011年,浙江省嘉兴市申报的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编号:Ⅹ-3。

想要了解更多“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的信息,请点击:端午节(嘉兴端午习俗)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29987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