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山海棠(中药名)
编辑:Simone
2025-02-22 23:06:28
564 阅读
昆明山海棠,中药名。为卫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根。落叶灌木,茎高达3米,小枝棕红色,具6棱,被棕色或锈 色短毛,密生瘤状皮孔;老枝淡棕色或黄褐色,棱明显,亦具瘤状皮孔。单叶互生,近革质,广卵形至卵状椭圆形,先端渐尖或歪斜,基部钝圆,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常有白粉。聚伞花序排成圆锥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8~25厘米,被灰褐色毛;花小,杂性,花冠淡黄绿色;子房上位,三棱形,3室。萌果具3翅,翅薄膜质,深红紫色,种子1枚。花期为7~8月,果期为9~10月。
昆明海棠花野生于向阳山坡、路边或灌木丛中。分布于长江以南部分省区及西南地区。主产于云南楚雄、红河、玉溪、昆明等地。
昆明山海棠味苦,寒,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等功能。通常以根和皮作为药用,储量丰富,暂无人工栽培。《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续筋接骨。《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风湿寒痹,麻木不仁,瘫痪痿软,湿气流痰。超量服用,可致中毒。
想要了解更多“昆明山海棠(中药名)”的信息,请点击:昆明山海棠(中药名)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278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