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乌梢蛇(中药)

编辑:Simone 2025-02-21 13:25:50 571 阅读

乌梢蛇(中药)

乌梢蛇,是有鳞目游蛇科乌梢蛇属的一种蛇类 。其呈圆盘状,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感;眼前下鳞一枚,较小,眼后鳞两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 ;因其个体细长,行动迅猛似风,故又名乌风蛇 。

乌梢蛇分布于中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部。栖息于海拔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常在农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村落中发现 。其行动迅速敏捷,稍有惊动迅速逃窜。主要以蛙类为食,也捕食鱼、蜥蜴等 。一般生长2-3年即性成熟,春秋两季交配,每年7-8月产卵。每产7-14枚 。寿命约为3.5-6年 。

乌梢蛇味甘、性平、气腥,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功能,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等。其主要含蛋白质及脂肪类成分,也具有抗炎、镇静、镇痛及调节免疫等作用 。其肉可食用,皮可制作琴室鼓膜、钱包,经久耐用。还可用作观赏动物 。由于开荒毁林、填沟修路,破坏了乌梢蛇的生态环境,干扰了种群正常繁衍,加之过度捕捉,使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故亟须加强人工饲养的研究,加强技术指导;保护和利用乌梢蛇资源,划定保护区,实行轮捕轮休,生育期停止捕杀等。

想要了解更多“乌梢蛇(中药)”的信息,请点击:乌梢蛇(中药)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27695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