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麒麟舞
编辑:Simone
2025-02-19 03:50:44
543 阅读
海丰麒麟舞,流传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麒麟舞俗称“弄虎狮”,是海陆丰地区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盖仔狮、麒麟、狮猊、五福狮、瑞象等各具特点的几种瑞兽形象,其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寄托了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心愿,受当地群众喜爱。
明清以来,流入海陆丰地区的麒麟舞,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其中海丰麒麟舞的表演形式由一人舞动麒麟头,一人牵动麒麟尾,在大锣、大鼓、大唢呐的伴奏下,表演麒麟打滚、舐脚、洗须、咬蚤之类的动作和喜怒哀乐的情绪。舞麒麟后为武术表演,有拳术、棍术套路表演,徒手斗双刀、尖串斗铁尺、藤牌挡尖串及数十人的棍对打等俗称为“搬五彩”表演。这些表演动作紧凑连贯具有观赏性。
海陆丰地区独角麒麟舞、主要在春节期间和喜庆节会上表演,是广东汕尾市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样式之一。原为古代原始体育活动,与民众反抗强暴、异族入侵有关,后衍变成盛会节日、共庆瑞祥的文娱活动。
海丰麒麟舞又名“武”麒麟,源自海陆丰并流行于深汕,是民间融武术、舞蹈、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艺术价值。
2008年,海丰麒麟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2021年,以虎狮头为代表的纸扎工艺亦成为汕尾市级非遗项目。
想要了解更多“海丰麒麟舞”的信息,请点击:海丰麒麟舞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rticle/273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