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城(已被撤销的中国古县)
考城县,古代地名,春秋属戴国 ,曰谷城县,秦置谷县,秦末因其地多灾称甾县。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为嘉谷县,东汉光武帝初年复称甾县。东汉建初八年(83年),汉章帝东巡陈留,取“昭光烈考武皇”之意,改甾县为考城县,定治所葵丘(今兰考县境内,一说民权县林七乡,一说东明县五霸岗村) 。 北魏改为考阳县,为北梁郡治。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改名戴邑县。宋朝,黄陵岗属考城县。 1232年,割考城县通安堡置仪封县。 1784年,因水灾,仪封县堌阳等七乡划归考城,原考城黄河南岸部分划入睢州(睢县) 。
1928年,以考城南三区与睢县北三区、杞县北五区,设民权县。
根据1941年版《考城县志》,考城故地濒黄河,历史上多次遭受水患,曾先后迁城多次。 东汉,考城县治所在民权县林七乡。 北齐,考城县再次改为成安县,成安县城在今兰考固阳镇一带。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复改为考城县,移治今民权县西南。 金兴定四年迁贺丘(民权县王桥镇);明朝洪武二十三年徙江墓店(民权县程庄镇);明正统二年徙民权县北关镇;清乾隆四十八年三月,考城知县雷逊,筑新城于堌阳镇。 1936年曾与兰封县合并,改设东仁县(拟设小宋集) ,同年复旧。1938年10月,中共苏鲁豫特委在曹县庄寨镇郭小湖 建立考城抗日县政府,1939年3月撤销。 1944年东明南部划归考城。 1949年考城县治由固阳镇迁至张君墓镇(考城镇) 。
1954年,撤销考城县,兰封县与考城县的西部合并,以二县首字为名,称兰考县。考城县的东部则与民权县合并。
想要了解更多“考城(已被撤销的中国古县)”的信息,请点击:考城(已被撤销的中国古县)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nswer/39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