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抗战
编辑:Simone
2025-04-24 04:52:20
516 阅读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其军队无力抵挡日军进攻的情况下,采取的错误政策和做法。即破坏重要城市和军事上有关的建筑物,不让敌人利用和阻敌前进,这在当时被称作“焦土政策”。1938年6月,为阻止日军南下,掘开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泛滥,淹没了豫皖苏44个县,54000平方公里,许多人被淹死,125万灾民无家可归。1938年11月12日,蒋介石又密令在长沙实行“焦土抗战”。13日凌晨,300人组成的24个纵火队,纵火焚烧长沙,大火延续了3天3夜,烧毁了长沙城,烧死居民20000余人,财产损失无数。大火之后,日军并未立即进攻长沙。掘开黄河大堤和火烧长沙,即为“焦土抗战”政策之典型。
想要了解更多“焦土抗战”的信息,请点击:焦土抗战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nswer/365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