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驼背鲈

编辑:Simone 2025-01-10 11:50:03 562 阅读

驼背鲈

驼背鲈,别名“老鼠斑”,是鲈形目鳍科驼背鲈属的鱼类动物。身体延长,非常侧扁,侧面观呈长椭圆形,背缘自眼后部突然隆起。头前端尖而突出。身体浅褐色至褐色,头部、身体及各均密布大小不等的黑色圆斑,体侧圆斑稍大。体被细小鳞。各鳍褐色,后缘黑色。胸鳍宽大,基底上方有1个皮瓣。尾鳍后缘弧形。

驼背鲈分布于西太平洋:日本南部至帕劳群岛,关岛,新喀里多尼亚,澳大利亚昆士兰南部;东印度洋:尼科巴群岛至澳大利亚西部的布鲁姆。中国产于南海、台湾海峡。其为近海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栖息于热带多岩礁的海区,亦常可发现于潮间带;栖息深度一般在10-40米。摄食小鱼及甲壳动物,卵浮性。 驼背鲈平时游动缓慢,婀娜多姿,有时静伏一角,但一见食物则立即游近摄食,为肉食性鱼类。

近年来驼背鲈因自然资源急速下降临近灭绝的边缘,被列入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易危(VU)保护等级。 由于驼背鲈经济价值高,对其人工繁殖、胚胎发育、人工饲养、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研究较多。 因其体色艳丽,游姿多态,故又为名贵的热带观赏鱼。但因天然苗种较少,人工繁殖又未成功,仅限于小规模养殖。

想要了解更多“驼背鲈”的信息,请点击:驼背鲈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nswer/24286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