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百科

河北梆子

编辑:Simone 2025-01-09 19:41:54 602 阅读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声腔剧种,又名京梆子、直隶梆子、卫梆子、秦腔等。鼎盛时期,曾流行于北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乌兰巴托,南至广州,东至今俄罗斯的海参崴,西至新疆的广大区域,后影响范围缩小,目前主要流行于河北、北京、天津及山东、东北的部分地区。 声腔音乐属板腔体,演唱时以梆子击节,以板胡、笛、梆子、笙等乐器伴奏,音调于高亢激越之中时时透出委婉凄楚的风格,擅长表现慷慨悲壮的情绪。

2006年5月20日,河北省申报的河北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Ⅳ-22。

2008年6月7日,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天津河北梆子剧院申报的河北梆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项目编号:Ⅳ-22。

想要了解更多“河北梆子”的信息,请点击:河北梆子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nswer/24254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