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隐身衣
编辑:Simone
2024-11-24 23:50:34
649 阅读
浙江大学完成的这项“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的研究成果,2013年10月24日发表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上。研发的“隐身衣”,是一个每条边大约5厘米的六边形柱状体,周围都是普通的有机玻璃,核心的“隐身通道”,由特殊光学玻璃构成。这种“隐形衣”,与现实中我们最熟悉的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不一样。实验室的博士郑斌告诉记者,它能“控制”光的行走路线——一遇着隐身器,光就自然绕道,那么在这个器件区域内的物体,就不能被看到了。也就是说,假设在隐形飞机的位置,是在雷达和另外一个通讯器之间,隐形飞机把雷达发出的光信号“吞”了,它是能达到“隐形”效果的,但是雷达会发现信号的异常。如果用陈红胜团队研发的这种隐形器“套”住飞机,那么雷达信号只会绕路而行,丝毫不能觉察中间还有架飞机,而这架飞机真的能隐形了。
想要了解更多“浙江大学隐身衣”的信息,请点击:浙江大学隐身衣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问百科】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k.com/answer/206152.html